咔嚓专访|纪实摄影师唐明:把现在的重庆城“留给”未来的重庆人

2019-08-02 06:00:00 李一懿 实习编辑:周小东 文字:张文心 摄影:唐明

唐明说,拍一个城市就要在拍这座城里的人,用影像来刻画城市人物形象和性格,城市的味道就出来了。“精明”、“界限感”是从前居住在弄堂里的上海人的标签,胡同里老北京人的特点则是“豪爽”、“局气”。重庆人是怎么样的?重庆的母城记忆集中在下半城,朝天门、十八梯、湖广会馆、七牌坊、黄桷坪、防空洞……这些地方聚集了开埠移民、码头、巴渝及抗战等文化和历史。这些内涵丰富的元素,完整的塑造了重庆人的热情耿直和乐观坚韧。


下半城05-缆车.jpg

下半城/缆车


下半城06/厚慈街.jpg

下半城/厚慈街


下半城07/雾里飘香.jpg

下半城/烧白豆花


下半城08/馋猫.jpg

下半城/馋猫


媒体经历磨练出的职业素养


唐明97年进入重庆某报社,当时的重庆报业特别发达,每天的报纸基本都是几十版上百版。那时还没有智能手机,连互联网也没有普及,报纸的头版主图都是摄影记者贡献的。报摊儿的报贩儿们习惯把报纸对叠,只露出报头和巨幅照片,因此一张好的照片对于报纸的销售有直接的影响。也正是因为视觉表现在新闻传播中的重要作用,使得摄影记者的从业人数达到了巅峰,有的报社甚至有二十多个摄影记者。摄影记者们经常聚在两路口贺龙雕像旁的其香居坝坝茶馆一起交流,被戏称“江湖评报会”,评论各大报社的头版主图,评论各家对同一新闻事件报道的写法,谁又拍到了重大新闻和突发事件......。想起当年的光辉岁月和年轻热血,唐明还是记忆深刻,眼目带光。他说正是因为这种同质化竞争的白热化,造成对内容需求的空前高度,因此在新闻摄影之外,重庆的摄影记者们纷纷举起镜头对准了纪实摄影。也是因有多年的“跑新闻”的经验,让唐明对纪实摄影的社会性、史料性、文化性和系统性有相当的把控能力。


义渡往事02- 阳光透过庹家坳菜市场,老街便有了人迹、嬉笑和烟火气,构成了老街清晨的画面。 (1).jpg

义渡往事/阳光透过庹家坳菜市场,老街便有了人迹、嬉笑和烟火气,构成了老街清晨的画面。


义渡往事05/孩子向着城市的天空发呆,母亲凝视着孩子,一缕淡淡的酸涩和温情.jpg

义渡往事/孩子望着城市的天空,母亲凝视着孩子,一缕淡淡的温情。


义渡往事06/南海村的古村落.jpg

义渡往事/南海村的古村落


义渡往事07/跃进村后街的传统中医李草药,街坊邻居们一边看病,一边谈笑风生。 .jpg

义渡往事/跃进村后街的传统中医李草药,街坊邻居们一边看病,一边谈笑风生。


义渡往事08/老屋前的两姊妹,童年的记忆纯真而美好。.jpg

义渡往事/老屋前的两姊妹,童年的记忆纯真而美好。


义渡往事10/这条老街,如老人的背影,离我们的生活渐行渐远。.jpg

义渡往事/这条老街,如老人的背影,离我们的生活渐行渐远。


记录城市是在为重庆保存记忆


北京有胡同,上海有弄堂,西安的四方城,广州的城中村......每个城市都有一帮摄影师在拍摄这个城市。梁思成说,“一个没有历史记忆的城市,注定是没有将来的城市”,作为曾经的摄影记者,唐明觉得用手里的相机记录下重庆的发展与变迁,留存下消逝的风景,是职责也是使命。

纪实的力量对于城市记录有着不同的意义,相较于城市风光、建筑这些带有“美颜滤镜”的表现主题,纪实,可以直达本真,让摄影回到原本的状态。从学习摄影开始,唐明就在拍下半城了。在当摄影记者之后,他开始系统的拍摄重庆这座城。这是一个摄影师成熟之后,在驾驭摄影之外,对于事物的自我思考。要认识一个城市,势必要对其进行长期的观察和记录。唐明从02年开始围绕重庆城市变迁进行纪实创作,下半城就没有他没去过的地方。大多时候他都是漫无目的的在大街小巷穿梭,去发现和记录重庆人最真实的状态,很多触动人心的画面也是在那时创作的。随着城市的发展,下半城好多建筑都没有了,人们的生活习惯也变化了。好在还有唐明的重庆三部曲之一《下半城》,重庆这座城市的文化底蕴和重庆人的性格都能在里面找到。


只有一条长江01-滑石滩.jpg

只有一条长江/滑石滩


只有一条长江05-滨江湾区.jpg

只有一条长江/滨江湾区


只有一条长江06/江边牧马人.jpg

只有一条长江/江边牧马人


只有一条长江08/戏水.jpg

只有一条长江/戏水


只有一条长江10/热身 .jpg

只有一条长江/热身 


茶道也是纪实创作的领悟之道


在唐明的办公室有一整套的茶具,说起茶文化他也头头是道,俨然资深“茶客”。二十年前他和摄影记者兄弟在一起是品评时事、以茶过招,现在更多的是独自泡茶、品茶,沉淀心情、静心思考。唐明说自己在三十岁之前都是猛冲猛打的,新闻摄影嘛,拼的就是快、快、快,没有一刻暂停,也鲜少会去思索,时间久了也难免产生倦怠之心。后来他发现喝茶是一种不错的静心方式,让自己停下来,尝试着慢下来去记录事物,仿佛看到的一个新的世界。就像泡茶一样,慢慢的沉淀之后才会释放更浓烈的味道。唐明还提到一个关键词——“节奏感”,他说拍照也是需要节奏的。每天的重复观察和拍摄,从镜头里老人和小孩的状态,看到自己的童年,想到自己的父母。看似不变的场景,其实有着时间流动的韵律,而这种节奏都能在喝茶的过程中品悟到。

2012年之后唐明到了大渡口区文化馆任职,在这里,他有了更从容的空间去专注城市纪实摄影,大渡口的三部曲就是这时候创作的,包括展现城市形象的《蝶变之城》,记录大渡口老城记忆的《义渡往事》以及反映当下百姓幸福生活的《小城故事》。

接下来,唐明会拍摄以长江为主题的系列,作为母亲河,太多人拍过长江了,如何拍出自己心目中的长江,是个巨大的挑战。从小在江边长大,唐明对长江有更深的感知,他想通过拍摄长江来呈现自身的经历和记忆。唐明的重庆三部曲之三,《只有一条长江》值得期待。


微信图片_20190723133844.jpg

·关于摄影师唐明


前媒体摄影记者,现任重庆市大渡口区文化馆摄影专业干部,中国文联第十期全国中青年文艺人才(视觉艺术)高级研修班学员,重庆市第五届中青年文艺骨干暨巴渝新秀研修班学员,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首席代表,重庆市摄影家协会理事。代表作品有《留守儿童》、《明天的孩子》、《下半城纪实》、《义渡往事》,先后荣获亚洲新闻奖、第十二届亚洲艺术节暨第三届中国重庆文化艺术节新闻专题一等奖、重庆市新闻一等奖、重庆市重点文艺项目扶持基金、第五届重庆市摄影艺术展记录类金奖等等。


以上图片均由摄影师唐明提供